怀集梁村镇践行群众路线一心为民办实事
五月的怀集梁村镇,柳绿花红。大清早,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街道,把垃圾倒进电瓶车后运往垃圾中转站。街巷整洁,院落优雅,门店靓丽,交通秩序井然,梁村镇圩镇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圩镇经过整治后面貌大变样,街道干净了,圩镇变靓,摆卖经营不占道,交通也顺畅多了。”说起梁村圩镇的变化,经营摩托车修理的黄老板满脸喜悦。
强化整治改善环境
梁村镇是怀集县西部人口大镇、经济重镇,是我省通往广西贺州、桂林和湖南、贵州等地的重要通道。过去,梁村镇的街道常常垃圾满地,臭气熏天,过境公路占道经营严重,有时节假日塞车长达数公里。卫生环境、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的问题一直困扰当地群众。
去年以来,梁村镇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一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围绕“四风”问题,认真“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增强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思想观念,决心把圩镇环境整治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该镇投入50多万元新购了一台铲车、一辆垃圾转运车,建起一个垃圾中转站,今年新购置了两辆三轮垃圾转运车、四辆电瓶垃圾车,专门聘请8名环卫工人,从事圩镇街道清洁卫生工作。为了对圩镇整治工作常抓不懈,今年5月7日至18日,该镇组织全体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和派出所、工商分局、城管队等有关部门人员200多人,在圩镇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和交通、经营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行动重点治理圩镇脏、乱、堵,规范圩镇内各经营主体的市场秩序和街道交通秩序,对门店占道经营的货物、摊架及广告牌等进行清理和拆除,对圩镇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清理,要求沿街商铺住户的卫生清洁实行“门前三包”,定时定点倒放垃圾。同时,该镇把圩镇分成19个区域,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包干负责治理,加强监督检查,如发现在街道乱丢乱堆积垃圾或乱搭乱摆的不文明行为给予批评教育,并及时整改。
云呑店的女老板告诉笔者,过去大街到处堆有垃圾,有时还有鸡屎猪粪,根本不能想象能有现在这样好的环境。
集资修桥方便出行
梁村镇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还从群众最实际的利益着想,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出行难问题。1982年建设的沙帽大桥是沙宁等村近万名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由于近年来抽取河沙危及桥墩,桥面的钢筋祼露破烂,两边护栏也不同程度受损,成了一座危桥。梁村镇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交通部门反映情况,争取资金支持,并发动群众和社会热心人士募捐,今年以来投入资金30多万元将大桥修复好。笔者在大桥上看到,桥面铺设了厚厚的混凝土水泥,重修的护栏有一边已刷上了乳白色的油漆,几个桥墩也重新浇灌了混凝土水泥加固。为了确保桥面混凝土水泥保养质量,大桥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开放通汽车。
梁村镇百德村有一座“水中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百德村和百福村近8000名村民出入的交通要道,去年因为台风“尤特”带来的暴雨洪水把坝基掏空而变成危桥,给周边群众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梁村镇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计划重建一座桥。经有关部门规划设计,该工程计划总投资约70万元。梁村镇领导和村干部积极奔走,找上级,跑部门,广发动,目前已筹集资金43万元,并正继续发动社会热心人士、外出务工成功人士捐款。梁村镇有关人员表示,希望年内能把桥建好,确保群众安全出行。
据梁村镇镇长黄国初介绍,该镇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仅仅只停留在会议和理论说教上,更是结合群众利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促进经济发展。
西江日报通讯员 谭扬汉 植才枫 黄少盛